【黄梅戏之家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

微信扫一扫,快捷登录!

搜索
关闭
查看: 2077|回复: 0

黄梅戏初入上海时的一些故事

[复制链接]

中级梅粉

Rank: 3Rank: 3

性别
保密
注册时间
2012-9-11
最后登录
2014-1-12
在线时间
48 小时
积分
0
发表于 2013-1-25 21:22:5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丁永泉、方志贤、查文艳等先后到达上海的艺人共有三十多位,是安庆市区及其附近黄梅戏职业班社中的精华。他们到达上海后,除少数人住在许老小家,大部份人或在栩户区找做工的同乡借个落脚的地方,或几个人合租一间阁楼做栖身之所。在阁楼里,夜里挤得无法翻身,白天连腰都伸不直,但只要能在上海站住脚,再苦心里也是高兴的,总算把黄梅戏送到了大都市。他们刚到上海的时候,是在九亩地一家小茶楼里演唱,只能容纳五、六十个观众。为生活计,不得不同时在陆家洪樱地摊。在平地演出,观众围在四周看戏,唱一出戏讨一次钱,收入也很少。黄梅戏本来是进城不久的民间小戏,舞台艺术并不丰富,这以前虽有查振卿、查振二等来唱过(这时他们已离开上海),接触面不广,没有产生什么影响,当地观众是面对一个陌生的剧种。那时候黄梅戏演出的剧目,尤其是小戏,虚声衬字较多,再加上方言的隔阂,观众普遍反映听不懂。有一次上演的是《纺线纱》等一台小戏。观众听到“清早起呀哈呀,抱娃娃呀哈呀,抱起我的乖宝宝啥,为娘的扫地下呀哈呀……”之类的的唱腔时,有的感到很新鲜,有的则不很耐烦。很多人听了一会就离开了,嘴里还嘀咕着:“唱啥‘伊子呀嗬啥’,阿拉弗懂”。上海当地的观众不懂,不欢迎黄梅戏,艺人们只好到一些工厂去找安徽安庆一带的同乡帮助。“亲不亲,故乡人”。安徽人(尤其是安庆地区人)对来自故乡的黄梅戏给予了热情支持。除了自己花钱看戏,还大造舆论,鼓动亲朋来着。有的送匾、送锦帐,上而写些心技艺超群”之类的话以壮声势。经过一番努力,观众也就逐渐多起来了。后来迁到太平桥的太平楼和民国路的月华楼演唱时,来看黄梅戏的观众,从籍贯看,除安徽人,还有湖北、江西、河南和上海本地人。其成分,有工人、商人、市民和官僚富商家的太太小姐。收入,除按当时上海在茶楼的惯例收费,把“讨彩”的手段也用上了。集中演出时,常常是八、九个旦角同时登台讨彩。观众看到这种形式新鲜,有不少人将钢板或铅角子往台上抛。收入增多了,生活有了改善,就着手充实设备,改进装扮。卖了头面,戴上珠花,换了服装,穿上彩鞋。有的演员、还添置了“私房行头”。其中查文艳在上海时,省吃节用积蓄了一点钱,就买了一件绣花女被,还在背后绣上“查文艳,三个大字,以资扬名。
黄梅戏大全摘自《黄梅戏源流》。
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