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级梅粉
 
性别保密
注册时间2012-9-11
最后登录2014-1-12
在线时间48 小时
积分0
|
在建立红色政权的准备阶段(也就是党领导群众进行秘密斗争的阶段),黄梅戏虽被用来为革命服务,但其本身没起什么大的变化。党领导农民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打碎了封建统治机器,建立起红色政权之后,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黄梅戏新剧目就象雨后春笋一样地出现了。在红色政权初建的时候,党就注意到用当地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革命的道理,以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。王兆乾在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岳西的黄梅戏活动》一文中说:"1930年春节时,岳西的响肠、沙村、衙前、汤池等地群众,在党的领导下,发起了有名的清水寨幕动。在海拔一千三百公尺的清水寨上,第一次插上了有镰刀斧头标志的红旗。在这次暴动的基础上,建立了革命委员会(即苏维埃政权),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。当时党政军的领导人有王步文、凌霄(严宽)、陈履谦、王焰才(卫赤)、吴解庚、刘中一、王进等同志,他们都以对党、对革命的无比忠诚,献出了毕生精力和宝贵生命。
当时的革命活动,主要是“从斗争中争取群众”(当时的斗争口号),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和军队。在那残酷的斗争和艰难的岁月里,党仍然考虑到文艺的作用,用它来为革命斗争服务。当时所经常采用的形式,一是歌曲,一是戏曲。它们无情揭露了敌人,也深刻教育了人民群众。
黄梅戏大全摘自《黄梅戏源流》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