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级梅粉
 
性别保密
注册时间2012-9-11
最后登录2014-1-12
在线时间48 小时
积分0
|
黄梅戏职业化后,为应付固定场所的经常性演出,不得不频繁地更换剧目。艺人用了多种办法去移植、改编、创作剧本,但搞的多,留下的却非常之少。用艺人自嘲的话说:“象狗熊掰棒子,掰一个丢一个。”没有去加工提高,使之成为某剧团的保留剧目或某演员的拿手戏。再者,当时职业黄梅戏剧团,彼此在营业上进行竟争,都是各搞各的。新的剧目出现,也难得推广成为
整个剧种的共同财富。尽管这个历史时期,演出过大批新戏,但艺人和观众似乎都不承认它是黄梅戏艺术遗产中的一部分。因此建国初期,对黄梅戏进行调查,间到传统剧目时,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:“大戏三十六本,小戏七十二折。”只承认早期积累的剧目,才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