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的黄梅戏舞台表演,着重于模拟日常生活的载歌载舞,并无完整和定型的表演程式,个别剧目演出时的一些跌扑动作,是从其他剧种的舞台表演中移植过来的。较少专业演员,基本上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业余自娱自乐,至清朝末期才出现利用农闲季节集中演出的半职业化班社,班社的规模也很小,一般是三人操打击乐器,七个演员,称作“三打七唱”,演员是清一色的男性,演出也无固定场所,往往是临时用几辆牛车拼搭成简易舞台。据记载,最早的女演员是一位叫普讶的艺人,从清末到民国初年,活跃在桐城、怀宁一带的乡、镇舞台上。直到民国初期,黄梅戏始终被军阀政府诬为“花鼓淫戏”,演员也成了各方欺诈的对象,黄梅戏受到百般的刁难与压制。 20年代中期,在大革命高潮的推动下,黄梅戏发展为职业化,并从农村草台进入城市舞台,安庆地区先后出现了一些固定的黄梅戏班社,如潜山的长春社、望江的合意堂、怀宁的白云芳斑,从这些班社中产生了一批职业黄梅戏艺人。1926年,在桐城、怀宁一带演唱的著名旦角丁永泉、小生曹增祥、小丑丁和寿的班子,进入安庆市区,在吴街公演,新的表演水平,更扩大了黄梅戏的影响。
|